发布时间: | 2020-07-28 |
有 效 期: | 9999 |
发货地址: | 山西省运城绛县古绛镇 |
产品规格: | |
所属行业: | 水果 果树苗/种植机械 果树种苗 |
包装说明: | |
产品数量: | 9999.00 |
价格说明: | 10.00 元/棵 |
![]() |
随着城市化绿化进程不断推动,周边拆迁事宜是无法避免的。农民除了暂时加盖房屋,占地补偿成为快捷获取高额补偿的途径。作为占地补偿选择当属白皮松,白皮松生命力坚强,成活率极高,度大,赔偿金额较大。
白皮松作为占地树,占有很大优势。
1.白皮松生命力坚强,成活率高,价格合理。
2.占地赔偿率极高,例如:1米白皮松栽到地里成本价26元左右,北京通州一颗政府补偿价格为180元,每亩可载460棵 距离1.2米*1.2米 每亩纯利润达7万余元。
3.白皮松抗旱抗寒抗病虫害性极强。
4.白皮松适合全国大部分城市,尤其是北方地区佳。
5.白皮松平时保护成本低,除了移栽需求洒水,一年内无需施肥,不怕寒,不怕旱,更不需求修枝剪叶。格外好办理。
2019年白皮松占地苗将持续火热。
白皮松苗生长缓慢,年白皮松苗高仅4厘米~5厘米,二年白皮松苗10厘米左右,4年~5年生白皮松苗高30厘米~40厘米,10年生白皮松苗高1米左右。白皮松苗木在培养过程中要经过2次~3次移植才能培育成大苗。通常1年~2年生白皮松苗进行次移植,再培育1年~2年上山造林。5年生白皮松苗进行二次移植,8年~10年生白皮松苗进行三次移植。经过三次移植后,就可以应用于园林绿化。
白皮松等级如何划分,
1,精品白皮松,是指白皮松树冠非常的大,数值接近白皮松的高度,比如,树高2.5米,树冠2米,用眼睛看接近球形,树枝密度很密,站在这边看不到那边,这种白皮松种植必须留够足够大的间距,土地利用比较低,树苗价格高,。
2,一级白皮松 一级白皮松,指的是白皮松接近自然生长,树高和树冠接近比例2;1,远看塔形,落地冠幅,密度中上
3,二级白皮松, 二级白皮松是指冠幅塔形,冠幅相对小一点,高度和冠幅小于;2;1,树枝比较分散,密度较低,可以看到明显树干,经常有点脱腿的也是二级白皮松
乔木,高达30米,胸径可达3米;有明显的主干,或从树干近基部分成数干;枝较细长,斜展,形成宽塔形至伞形树冠;幼树树皮光滑,灰绿色,长大后树皮成不规则的薄块片脱落,露出淡黄绿色的新皮,老则树皮呈淡褐灰色或灰白色,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脱落,脱落后近光滑,露出粉白色的内皮,白褐相间成斑鳞状;一年生枝灰绿色,无毛;冬芽红褐色,卵圆形,无树脂。针叶3针一束,粗硬,长5-10厘米,径1.5-2毫米,叶背及腹面两侧均有气孔线,先端尖,边缘有细锯齿;横切面扇状三角形或宽纺锤形,单层皮下层细胞,在背面偶尔出现1-2个断续分布的二层细胞,树脂道6-7,边生,稀背面角处有1-2个中生;叶鞘脱落。雄球花卵圆形或椭圆形,长约l厘米,多数聚生于新枝基部成穗状,长5-10厘米。
中国特有树种,分布于中国山西、河南西部、陕西秦岭、甘肃南部及天水麦积山、四川北部江油观雾山及湖北西部等地,苏州、杭州、衡阳等地均有栽培。为生于海拔500-1800米地带。喜光树种,耐瘠薄土壤及较干冷的气候;在气候温凉、土层深厚、肥润的钙质土和黄土上生长良好。
该种心材黄褐色,边材黄白色或黄褐色,质脆弱,纹理直,有光泽,花纹美丽,比重0.46。可供房屋建筑、家具、文具等用材;种子可食; 树姿优美,树皮白色或褐白相间、极为美观,为优良的庭园树种。
栽培技术
选地整地
选好圃地白皮松幼苗怕涝,育苗地要选平坦、有排灌条件的地块。重粘土地、盐碱土地、低洼积水地不宜作育苗地。精细整地,育苗地要深翻整平耙细,施足底肥,如腐熟的圈肥、堆肥。也可将过磷酸钙与饼肥或土杂肥等混合使用,效果更好。整地前每亩撒施10公斤硫酸亚铁粉末,翻入土中进行杀菌消毒。土地整好后,做成南北向畦田,畦埂高25厘米,畦宽1米,以备播种。 [4]
苗期管理
待幼苗出齐后,逐渐加大苗床通风时间,通过炼苗增强其抗性。白皮松喜光,但幼苗较耐荫,去掉薄膜后应随即盖上遮阴网,以防高温日灼和立枯病的危害。
施肥浇水
久旱不雨或夏季高温要及时浇水。除草要掌握除早、除小、除净的原则,株间除草用手拔,以防伤害幼苗。撒播苗拔草后要适当覆土,以防裂缝。条播苗除草和松土结合进行,间苗和补苗同时并举。而后要及时排水。
白皮松幼苗应以基肥为主,追肥为辅。从5月中旬到7月底的生长旺期进行2至3次追肥,以氮肥为主,追施腐熟的人粪尿或猪粪尿每亩3担,加水20担左右,腐熟饼肥每亩5至15公斤对成饼肥水15担左右,每亩施尿素4公斤左右。生长后期停施氮肥,增施磷、钾肥,以促进苗木木质化,还可用0.3%至0.5%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叶面。
白皮松幼苗生长缓慢,宜密植,如需继续培育大规格大苗,则在定植前还要经过2至3次移栽。两年生苗可在早春顶芽尚未萌动前带土移栽,株行距20至60厘米,不伤顶芽,栽后连浇两次水,6至7天后再浇水。4至5年生苗,可进行二次带土球移栽,株行距60至120厘米。成活后要保持树根周围土壤疏松,每株施腐熟有机肥100至120公斤,埋土后浇透水,之后加强管理,促进生长,培育壮苗。 [4]